人體中不僅自體細胞,腸道還含有許多共生細菌,能幫助食物消化和預防疾病,促進身體健康,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研究發現,腸道細菌能發酵純巧克力成為消炎化合物質,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,但多數巧克力含有大量糖份,過量食用會增加體重,提高慢性病罹患風險。

研究團隊發現,腸道內細菌可以發酵巧克力,釋放出多酚類化合物,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,但大量吃市售巧克力,反而過份攝取含熱量,保護身體目標沒有達成,卻不知不覺增加體重,增加慢性病風險,適量食用糖份少的黑巧克力,避免熱量大量攝取,才能真正降低疾病上身機率。

研究學者喬安表示,可可其中一項成份黃烷醇,對於心臟與血管健康能有益處,但是在巧克力製造過程中,常添加大量的糖與脂肪,反而增加慢性病風險,未來希望號召一萬八千位受測者,連續四年每天食用黃烷醇,確認是否真的能為健康帶來益處,期盼實驗盡快展開,能夠幫助民眾能多一種方法促進健康。

英國心臟病協會克里斯多福說,雖然黑巧克力中的黃烷醇能夠促進健康,卻不代表民眾可以隨意大量食用巧克力,零售超市販賣的零食,絕大多數含有過量熱量,很容易導致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與中風,最好的健康維護方法,依舊是多蔬果的均衡飲食,加上積極的生活方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ande6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